【深圳】深圳東進 河源南融——紫金地處黃金通道 迎來投資良機
| 招商动态 |2016-11-14
■ 本刊記者 董新凱 通訊員 葉戰祥 黃從高
2016年初,深圳提出實施城市東進戰略,打通聯接東部、輻射粵東的戰略通道,5月7日通過的《深圳市實施東進戰略行動方案》表明,深圳要全力帶動深莞惠和河源、汕尾(即3+2經濟圈)的發展,為粵東粵北打開富有想像力的發展空間。5月20日,河源市委常委會議上,市委書記張文提出要抓牢深圳東進這一重大機遇,積極實施“南融行動”。所謂“南融”,就是河源對接深圳、服務深圳、融入深圳,在這場融合戰中,河源有了五個新的角色定位,也即做深圳產業發展的“大腹地”、優質安全的“菜籃子”、物流運輸的“大基地”、健康休閒的“後花園”和生態安全的“守望者”。
▲紫金縣城新貌 (肖斌 攝)
在河源的地理版圖上,毗鄰惠州、最接近深圳的就是紫金。紫金縣位於廣東省東中部,河源市東南,距離深圳兩個半小時車程,距離廣州三小時車程。隨着汕湛高速去年通車及河惠汕高速公路、贛深高鐵、龍汕鐵路的規劃建設,紫金已然成為大粵東地區通向珠三角的重要節點和黃金通道。
“南融行動”中,紫金在地緣位置上佔據了絕對優勢。如何利用南融行動的戰略機遇,帶動縣域經濟的大發展?紫金縣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提出“一核、兩極、三帶”的發展思路給出了答案。
所謂一核,就是將縣城打造成全縣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核心區域,按照“產城融合、三生融合”的思路,做大做強縣城中心城區。
兩極就是創新思路,整合資源,將臨江、藍塘產業園打造成工業經濟兩大增長極。
三帶就是着力打造三條優質且帶動能力強的產業經濟帶,即依託九和御臨門溫泉、黃塘九龍湖等旅遊資源,打造生態與觀光為一體的休閒旅遊產業帶;依託蘇區紅色旅遊資源和龍窩、南嶺初具規模的綠色茶園,將休閒觀光與綠色茶園深度融合,打造“紅色教育+綠色休閒”的特色產業帶;依託紫金春甜橘、紅肉蜜柚等農產品優勢,打造東江上游水果產業帶。
歸納起來,就是以縣城為核心,以產業園發展為兩極,以生態、旅遊、農業發展交相融合的三條產業帶為抓手,帶領紫金實現跨越發展。
成為深圳產業發展“大腹地”
河源在南融戰略中提出要做深圳產業發展的“大腹地”,紫金黨代會中提出將產業園打造成經濟的兩大增長極,正是對河源南融戰略的呼應。
2013年,廣東省委省政府深入實施促進粵東西北地方振興發展戰略,打造深莞惠“3+2”經濟圈,全面實施深圳對口幫扶河源市各區縣等措施,此次幫扶的重點是從“輸血”模式轉變為“造血”模式,而幫助河源引進優質項目則是開啟“造血”引擎的關鍵。
深圳龍華對口幫扶河源紫金,在這輪幫扶中,雙方在紫金縣原有的臨江產業園內共建龍華(紫金)產業轉移園,引導龍華部分產業到該園區安家落戶。一方面,紫金要工業立縣,另一方面,產業轉移可緩解龍華土地緊張、環境承載能力弱的問題,雙方的合作可謂相得益彰。
目前落戶紫金縣臨江產業園的企業90%以上來自深圳,尤其是2013年深圳龍華對口幫扶河源紫金計劃的實施,今年深圳東進河源南融戰略的提出,更加快了深圳企業到此落戶的速度。
河源市前沿光電科技今年7月開始在臨江產業園投產,這家做液冷LED燈的高科技企業,從決定落戶到投產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。該公司產品出口歐洲、美洲、非洲、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及地區。公司總工程師郭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,當時選擇落戶臨江產業園理由有兩個,其一是響應《中共廣東省委、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方振興發展的決定》和深圳市委市政府《深圳—河源對口幫扶工作實施方案》的號召,其二源於紫金縣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園區的大力支持。
▲紫金縣委書記劉振林在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提出“一核、兩極、三帶”的發展思路.
▲紫金縣區位圖
臨江產業園:交通便捷、員工穩定被企業點贊
紫金縣臨江產業園規劃30平方公里,毗鄰河源市區,十分鐘車程可達市內,區內員工可以共享市區生活配套。園區距深圳160公里,距廣州180公里,距惠州70公里,周邊交通十分便利,距離粵贛高速河源出口僅兩公里,汕湛高速和東江高速環繞周邊,已經動工並於2020年通車的贛深高鐵,在河源的站點距離該工業園不到一公里。
產業環境上,該工業園與河源市高新工業園隔江相望,即將投產的河源市中興通訊總部基地,距離該園區僅需15分鐘車程。產業配套成熟、集聚度較高,相比粵東北其他地區的園區,臨江工業園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。
已經投產兩年的思比電子,已經成為園區內的龍頭企業之一。該公司目前有員工600餘人,企業產值近2億,公司生產的LCD液晶顯示幕出口到世界各地。董事長吳宗立兩年前計劃搬離深圳時,跑遍了周邊所有城市,最終選擇落戶臨江產業園。談及理由,他表示就是區位好、交通便捷和環境舒適這三點吸引了他,“國外客戶到廠裏看完貨可當天返回深圳,非常方便。”他說。此外,搬到臨江產業園也徹底解決了他最頭疼的事情--員工的穩定性問題。在深圳,每年春節過後,員工流失率達30%,而這裏以本地員工為主,穩定性高,住房生活成本比深圳低得多也令員工更易在此安家落戶,目前公司20多位骨幹員工已經在河源買房置業。“沒有穩定的團隊就沒有高效發展的公司,”吳宗立說。在吳宗立的大力引薦下,其供應鏈上的鴻祺電子、鑫智勝電子等四家企業也先後在此落戶並投產。
據悉,河源全市人口三百多萬,與臨江產業園相距5公里的河源大學城,有河源職業技術學院、河源技師學院、河源理工學校等五家大學,在校學生四萬多人,設有電子技術、數控、模具、機械、電氣自動化、物流、網絡、電腦美工等60多個專業,這都為園區企業提供了充足的用工資源。
來自香港的瑞通包裝,在深圳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,2011年至2013年期間,公司負責人多番對深圳周邊城市和河源進行考察,最終在此買地建廠,究其原因,公司負責人表示是交通方便、地價便宜。瑞通包裝的主要市場在香港,從臨江產業園到香港倉庫僅需三小時車程,投產三年多時間裏,“水電成本比深圳便宜、員工隊伍穩定”是該負責人最主要的感受。
據了解,臨江產業園內水價每立方米僅1.87元,比深圳便宜2.38元,電費在高峰時段每度0.8065元,平段0.4888元,低谷時段0.2444,比深圳便宜0.2元左右。
截至到目前,臨江產業園內落戶企業已有七十多家,正式投產的有五十多家,涵蓋了新電子、新材料、精密機械、醫療器械、醫藥、包裝、食品等各個領域,代表性企業有瑞通包裝、穩健醫療、思比電子、鑫智勝電子、前沿科技、信大石英、萬基隆實業等十幾家,年產值均過億,其中,穩健醫療(河源)項目投資超過10億。
▲紫金縣臨江產業園全景圖 (黃贊福 攝)
▲紫金縣西四通八達的交通網
過去五年工業總產值增長77% 未來五年再引項目50個
過去五年,也是紫金縣招商引資成果頗為顯著的五年,累計到紫金縣落戶的企業已有80多家,其中投產企業達66家,工業總產值新增35億元。在園區發展的拉動下,2015年紫金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50.69億元,比2010年增長76.7%。
在剛結束的第十三次黨代會上,紫金縣委書記劉振林提出,未來大力實施南融行動戰略,創新招商方式,力爭2020年底前引進項目50個,投資額和產值均達到200億元以上,形成產業集群。
除臨江產業園之外,紫金縣的另外兩個工業園紫城工業園、藍塘工業園也在積極啟動,開闢工業立縣的另外兩個主戰場。紫城工業園在紫金縣城西北部,距縣城約5公里,離高速公路出口約3公里,總面積7.32平方公里,重點發展電子電器、機械製造、農產品深加工、自動化設備等產業,配套物流倉儲和服務業。藍塘工業園也已完成規劃編制,計劃是打造一個30平方公里的“工業新城、產業新園”。
長按二維碼,關注我們